农民收割粮食,可以用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但更需要一台联合收割机来解决所有问题。他们希望看到收割了、打包好的粮食。以此为例,“北京工业云”计算服务平台如果想为之提供服务,则需要造一台“联合收割机”,准备一群“司机”,设计多套灵活的“收割”方案,并向习惯了用“镰刀”的“农民”耐心宣传这项新技术。
然而,由于服务与需求差距较大、收费难以被客户认可等原因,这个2010年10月投入运营的国内最大的工业计算服务平台至今仍未走出应用难的窘境。
最近,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计算中心主任谢威感到身上的压力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办公室旁休息室的门敞开着,方便他在长时间工作后稍事休息,继续作战。作为国内最大的开放式工业计算服务平台,由北京市计算中心(下称“计算中心”)开发的“北京工业云”计算服务平台正在遭遇应用难的窘境。
作为“云计算”服务领域的先行者,谢威开始反思自己吃到的“第一只螃蟹”:“工业云提供的服务和中小企业的真正需求还存在距离。”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由服务提供商和中小企业来共同努力。
对于互联网发展中的商机,计算中心技术团队的嗅觉颇为灵敏。他们看到,Web1.0时代,用户需要从海量信息中主动寻找信息,Web2.0时代则增加了交互性的体验。不过,仍然以交互信息为主。2006年,谷歌公司提出“云计算”概念后,这个词开始在IT界里流行。
他们看到,目前相关技术的成熟已经形成一个高性能的互联网。“在新一代的互联网里,人们不仅可以交互文字信息,还可以交互图片、音频、视频或者这四类形式的混合。”谢威说,“这便提示我们,IT的服务及由它带动的资源是不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交付呢?”
在分析了北京计算中心经历的大型机、个人电脑、互联网等三个时代后,他们突然发现,商机就在眼前。
1973年,北京计算中心成立之初,便面向社会提供大型机的计算服务。中心市场部经理朱林回忆,他刚到计算中心工作时,单位的计算业务十分火爆,要求上机的人络绎不绝,“一天24小时的机时恨不得登记48小时”。
十多年后,个人电脑开始风靡全球,大型机计算服务不再迎合市场需求,计算中心也变得门庭冷落。在2000年互联网时代的商潮中,该中心改制为集团化企业,计算服务的核心业务也逐渐分化。2009年,已在计算中心工作30多年的朱林欣喜地看到了计算机新时代的曙光。“云的时代来了。”他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在谢威看来,是时候重新回到计算中心的核心业务上了。“云计算并非一个单纯的新技术,而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他说,“我们希望在这种模式下,提供一种新的计算服务。”考虑到我国工业发展中,中小企业数量、就业人数及纳税贡献率占比较大,他决定,将服务对象定位为以工业产品为核心业务的中小型企业。
他认为,云计算通过网络,以便利的、按需付费的方式获取IT资源,能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节省相当大的成本。同时,中小企业改变命运的关键便在于提升其创新能力。“通过以云计算为支撑的服务,可以帮助他们加快创新进程、缩短创新周期、改进传统的创新方式,这样的需求比较旺盛。”谢威说。
2010年10月,由北京计算中心开发的“北京工业云”计算服务平台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项目投资上亿元,云集了上万颗CPU,总计算能力达到200万亿次,也是北京市“祥云工程”主要的支撑基地之一。目前,该中心还与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承担“工业软件云服务平台”,将开启工业软件在云服务平台上的应用和推广。
两年多来,尽管这个“超市”里售卖的工具类产品越来越丰富,但客户数量仍然没有较大规模的增加。朱林介绍,“工业云”仍处在试验推广阶段,现有的几十家付费用户还常与他们共同探讨平台的未来发展。
从理论上讲,以租用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这些软件和模块正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好办法,租用“工具超市”的市场理应相当火爆才是。
但现实情况却是,“超市”提供的服务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真正需要。“说明我们对中小企业的需求还是不够了解。”谢威坦言。
在客户的反馈意见中,他们发现,中小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工具,而是完整的解决方案。计算中心曾与一家水箱制造商合作,试图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求解水箱的最优设计。中心很快提交了任务报告,指出该水箱设计存在的缺陷。不过,当客户拿到报告时并不满意,客户反问道:“那你们认为,我们的设计方案应该是什么样的?”
类似的案例让技术人员深思。最近在与一家自行车制造企业的合作中,他们便向企业提交了轮盘结构的改进方案。这一次,他们进一步考虑到,仅仅指出局部结构的缺陷并改进还不够,企业需要的是能帮助他们全面优化自行车产品的设计方案。
“好比我们需要帮助农民收割粮食,仅有拖拉机、收割机和脱粒机是不够的,农民需要的是一台联合收割机,能够提供给他们全套的服务。他们希望看到收割了、打包好的粮食。”谢威打了一个比方。
谢威反思,以专业划分的技术人员缺乏整体设计,也许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我们的技术人员都有专业技术背景,工作任务划分也是按照专业技术进行的。”谢威介绍说,“专业细化到例如静力学、动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方面,分别能解决诸如汽车轮毂受力、传动、碰撞、风阻等局部技术问题,他们的确在工业设计基础上存在短板,无法设计一台能符合这些技术要求的汽车。”
对此,作为客户,北京迪蒙特佳工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在润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中小企业领域太广,让计算中心每个技术人员都能快速融入细分的行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和大型国有企业不同,“创新”是中小企业的“命根子”,所有中小企业都希望不断改进技术以提高产品品质,通过增加功能、改善性能、降低成本以扩大其产品销量,满足越来越广泛的市场需求。那么,如何提升企业的产品设计能力来改进产品,对他们而言,是一件既具有风险又充满挑战的事情。
目前,制造企业往往仅凭自身经验改进产品。“先制造模具,再精心加工成实物,最后尝试实际使用。”朱林说,“遇到不好用时再找毛病,再重新做模具。和国外同行竞争时,这种产品生产方式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不具有竞争优势。”在他看来,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创新过程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在中心技术人员与中小企业的接触中,他们看到,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如何使用云平台工具做优化设计并不了解。“我们去参加很多工业制造的展会,很多中小企业核心的设计人员也会参加。当我们提到云平台工具时,他们都摇摇头对此不感兴趣。”朱林说。
“好比我们做了一台联合收割机,也提供司机,想帮助农民收割粮食,但是农民由于不清楚使用联合收割机的好处,不了解我们所能提供的服务内容,担心使用这些工具费用高、操作麻烦,所以不接受新技术,甚至有些畏惧,因此还是愿意用镰刀收割。”观念上的差异,让谢威感到有些无奈。
“也确实有一些企业尝到了创新的甜头。”朱林介绍,南方一家企业生产汽车排气管,他们请专业机构做了产品仿真优化后,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销量竟然跃居全球第三名。“只是这种意识到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搞创新的企业还是太少”。
刘在润算得上是先尝甜头的人。他介绍,以制造拉丝模具为主要业务的迪蒙特佳公司从去年起开始与计算中心合作。由于模具在拉伸钢丝时,因为淹没在液体中无法用肉眼观察,这便为生产好用的模具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从前,刘在润带领研发人员凭借机械制造经验一次又一次地修改模具设计。近几年,在几名研发人员的建议下,他开始到处寻求虚拟仿真技术的帮助,并最终与计算中心结下了不解之缘。
经过“工业云”提供的计算机仿真服务,他们优化出应力最小、变形最小、通过速率最高、拉力最小的拉丝模具,每年节约了近百万元的电费。刘在润表示,公司与计算中心的合作是先行了一步,相信在云平台普及程度更高后,更多中小企业都能从中获益。
虽然尝到了甜头,刘在润还是认为目前“工业云”提供的服务,收费有些高。“一套拉丝模具的仿真就花了几十万元。”他说。这对于一家中小型企业而言,的确不是小数目。
刘在润认为,想让中小企业老板愿意尝试一项新技术,关键在于要尽量降低企业的风险。倘若收费标准降低,老板们会以“反正也没有多少成本”的心理尝试着使用。如果收取并不算少的费用,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产品,遭冷遇便很可能是家常便饭了。
对此,也有人指出,政府采购扶持新技术,是市场经济下各国普遍采取的做法之一。上世纪70年代空客飞机A300的推广便是经典案例之一。当英、法、德共同研发出该机型时,全球飞机市场仍以波音客机为主。正是3个国家政府联合采购,推动了A300在全球的热销。谢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多次呼吁引入政府采购的支持。
谢威认为,政府在企业创新方面应给予更多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增加税收和就业,他们的日子过得好,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很重要的。再者,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整个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乃至对国家竞争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建设“工业云”之初,计算中心便考虑到安全的重要性。据技术人员介绍,2010年初,计算中心开始与国家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展“工业云”云安全体系建设。“工业云”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平台安全、虚拟化安全等四个方面,采用了数据加密、隔离、VPN、防火墙、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及处理流程等一系列技术。
尽管如此,仍然有客户表示了对数据安全的关心。“数据到底能不能长时间保存,会不会泄露给竞争对手,这些问题都是客户关心的焦点。”一名工作人员说,“毕竟这些关乎产品设计、管理流程甚至商业渠道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工业云”遭遇的市场问题,一个都回避不开。在谢威看来,将一个想法付诸实践总会遇到各种挑战。
整理好思路后,他决定努力做这样几件事:造好一台“联合收割机”,准备好一群“司机”,设计多套灵活的“收割”方案,还有,向习惯了用“镰刀”的“农民”耐心宣传这项新技术。